我市出台系列举措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0 15:52:39
在主城区,由4所牵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康复机构等组建6个城市医疗集团;在农村,由牵头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组建县域医联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医保基金打包支付,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为群众提供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使不生病、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钱成为医生和群众的共同目标。
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文件,就今年深化医改推进医联体建设作出安排。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成立由市、县级党委政府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参加的医联体管理委员会,统筹医联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划定医联体服务区域,指定牵头医院组建医联体。整合建立检验、心电、病理、影像、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物流配送等资源共享中心,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
医保基金按人头支付
推行“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市、县级医保部门牵头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医联体主要服务对象是服务区域内工作和居住人员,参加服务区域内医保的,由医保部门与医联体签订服务协议,未参加的由个人与医联体签订服务协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医联体服务区域医保部门根据参保人筹资金额,预留调剂金、风险金、大病保险资金、意外伤害保险资金等补充保险金额后,按月按人头打包支付医联体;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医联体服务区域内在职、退休人员,分别测算前三年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平均费用,结合年度医保基金增长幅度,分别确定当年在职、退休人员人均支付金额,按月按人头打包支付医联体。医联体负责支付协议范围内人员(含异地就医人员)门诊、住院及慢性病、特殊疾病诊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保费用。结余的医保基金计入医疗服务性收入,由医联体自主分配。如有合理超支,医保部门和医联体按照商定比例分担,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促进医联体内部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的约束机制。
建立合理诊疗秩序
鼓励患者基层首诊,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报销比例,降低三级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参保人员在医联体内住院双向转诊的可连续计算医保报销起付线。医联体外就诊发生的医保费用,在下月支付医联体的医保基金中扣除。利用医疗保障信息监管平台,加强转诊转院监测,对医疗机构不合理诊疗和套保骗保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惩处。完善医联体内药品配备和使用管理规范,实行医联体内药品统一衔接用药目录、统一药品采购配送、统一药品调剂储备、统一规范用药指导、统一阳光用药监管等“五统一”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主动上门等方式为医联体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服务。鼓励医联体牵头医院通过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等业务骨干基层轮值、下基层指导带教、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享受到优质服务。
完善医联体内外机制
在内部运行方面,实行牵头医院负责制,制定医联体建设方案、章程,明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牵头医院承担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疑难复杂疾病诊治、向上转诊服务,将疾病恢复期和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做实以12类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上级医院下转的接续性医疗服务。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自主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医联体内部分配机制,在薪酬待遇、考核任用、职称评聘等方面引导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开展预防保健等工作。
在医联体外部治理机制方面,依据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补助资金,由牵头医院统一管理使用。健全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以公益性为导向,将医疗质量、公共卫生任务完成、医疗资源下沉、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薪酬总量等挂钩,引导医联体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